• 索 引 号:001008003012063/2023-57206
  • 文件编号:
  • 主题分类:教育督导
  • 发布单位:泽雅镇
  • 成文日期:2023-01-11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关于转发《瓯海区“未来教育”窗口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3-01-11 15:03 访问次数: 来源:泽雅镇

各有关单位:

现将《瓯海区“未来教育”窗口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人民政府

2023年1月11日

(此件公开发布)


瓯海区“未来教育”窗口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2022--2024年)


为贯彻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温州市“未来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关于推进教育治理“五重构”打造“未来教育”创新区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以温州市打造“未来教育”创新区、窗口校为契机,进一步明确未来教育窗口校培育的重点方向和操作流程,规划建设未来教育创新区,打造瓯海教育新高地。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瓯海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聚焦幼小中教育领域,以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美好教育新生态为目标,以项目培育为载体,以创新样态和标志场景打造为着力点,强调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全面构建面向“未来教育”的办学新样态,加快培育教育现代化新动能,为区域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教育支撑。

二、总体目标

到2024年,被认定为市级窗口学校达到6所,立项为市级种子学校达到18所,区级先行学校达到40所,全区总体构建形成“未来教育”体系,率先创成“未来教育”创新区,进一步擦亮“学在瓯海”品牌。

(一)治理水平不断提高。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红色领航”作用。完善学校章程,健全学校依法办学自主管理的制度体系。深化教育“放管服”改革,突出治理主体的多元性、参与性、协同性,增强学校内生发展动力,构建现代学校治理体系。

(二)评价体系立体化。强调服务为导向、智能化为特征,通过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立体构建指向学习全过程、五育融合、学生人格与个性发展的评价体系。

(三)教师队伍素养大幅提升。教师学科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明显优化,名优教师辐射平台更加完善。引进名优教师、校长40名左右,培育区级骨干教师200名以上,“教育家型校长”办学的学校比例达到20%。

(四)课程供给生态明显优化。深入开展“轻负高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课程、课堂、课外、课业等维度,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积极探索无边界、场景化课程新样态。精品课程成果全市领先,所有学校完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变革内涵项目打造,创成市级课堂变革样板校7所和市级校本研修示范校6所。

(五)建设“教育魔方”工程。教育行业云网端一体化系统、教育大数据仓系统、教育智治一张图系统等初具规模。统筹推进数字技术与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广泛深度融合,5G、物联网、区块链、行业云、智慧校园等教育行业数字基础设施稳步发展,教育治理水平显著提升,教育生态不断改善。

三、主要措施

(一)空间再造。加大环境建设投入,深入实施《瓯海区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美好校园空间建设十条举措》。以第一批温州市未来教育窗口校种子单位培育为抓手,坚持校园空间合理规划,优化整合校园空间布局。坚持“空间服务于学生成长”的理念,充分利用校园零碎空间、灰空间,通过空间区块功能融合与教育活动组织来实现空间的课程性质和学习功能,有效地与研究性学习、主题教育活动、家长服务、师生交往等结合,构建可参与、可体验、可活动的“校园学习场景”。加大智能建设投入,协同推进“慧德育”“慧课堂”“慧观课”“电子证书”等八大数字应用,培育指标多维、主体多元、评价智慧的数字化生态应用体系,大力推进学校数字大脑、泛在化学习空间等现代化教育场景建设。

(二)队伍提升。“双减”背景下学校面临着教师资源配置、教育教学改革、教育质量提升等多重压力与负担,在全区一盘棋统筹优化配置教师资源的基础上,争取增加教师编制,用多种方式解决师资力量紧缺之困,满足未来教育的发展需求。继续加大人才引育力度,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若干措施》等文件,发挥人才引进最优政策,招聘优秀毕业生、多维度全方位引进高层次教育人才和内培骨干教师,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实施“校长培优、教师培名、班主任培强、良师培育”计划。深化校长“三制”改革,激发校长发展的内驱力,打造一批引领全区、影响全市的“未来教育家”型校长队伍。注重名优教师的培育和引领作用发挥,发挥100个名师工作室的“波纹效应”,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以“三格三型”实行班主任分层分类培训,通过“四季论坛”“班主任讲坛”等活动,将《瓯海区中小学班主任全员培训实施方案》落到实处,凸显班主任工作的专业导向。倡导“人人都是良师”的理念,优化良师培养方式,激发良师成长热情,促进良师在师德和业务上不断提高。

(三)机制优化。继续优化委托与合作办学机制,扩大项目合作力度,强化“融入型”教共体、提升“共进型”教共体、探索“链条型”教共体等多元办学机制。继续深化校地合作,拓展合作边界,积极打造温州大学附中、附小、附幼、温州中学附中等办学品牌。延伸打造教育合作创新项目,共商共建学校未来培育项目,全面深化“罗山·塘河缘”高峰教育论坛内涵建设,合力创办瓯海区教育家办学思想研讨会,共同提炼“五重构”改革成果。

(四)部门联动。通过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共同推进校园周边环境、资源建设,建立综合治理防范体系,打造校园周边200米范围“阳光区”。以家庭教育“掌上课堂”为切入点,让面向全区家长的家庭教育培训从“自由生长”提升为“系统专业”,构建科学的家庭教育课程体系,打造家庭教育“瓯海样本”。充分发挥市区级学生实践学校、在瓯高校和区职专现有教育资源的优势,探索学校参与校外基地课程研发合作模式,打造区、镇、校、企四层级劳动研学基地。以日常生活、服务、生产劳动教育为主打造“体验式和菜单式”劳动教育“五瓯”课程群,学校结合实际开发劳动、研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构建互通立体的实践课程体系,打造全社会育人场景。

(五)课程重构。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突破学科边界,突显课程的契合性、融合性、联合性,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推进以学生需求和生长目标为导向的课程供给侧改革,着力打造旨在达成学校办学目标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整体提升课程品质。坚持五育融合,实施走班制、选修制、特需制,推进学生课程表、学涯规划个性化。充分开发利用在地资源,积极构建面向社会、面向世界的开放型课程。落实“双减”政策,开展“晒项目比成效”活动,培育学校课程走向体系化、个性化、素养化。

(六)课堂变革。深入实施瓯海区《关于打造“未来课堂”暨第三轮课堂变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1+3文件),引导学校按照“坚持立德树人、重组学习内容、提升高阶思维”等改进课堂教学的“十条建议”,开展“晒理念比执行”团体赛课活动,凸显学校的教育理念与教师的执行,构建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导向的“课堂新样态”,并以此促进学生成长。以作业研究为重点,引导学校构建情境、交互、体验、反思为一体的深度学习场域,探索技术化、项目化、个性化、无边界为典型特征的学习方式本土新样态,发展学生适应未来的核心素养。

(七)评价改革。以“生长性”理念为导向,坚持立德树人,构建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全面发展的多维度评价体系。建立具有“高质量学习、高水平治理、高效能空间、高技术支撑”等特征的未来学校评价标准,有效激发学校办学内生动力;完善校长职级制和美好教师评价体系,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把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实绩和校长的办学成效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以发展学生5C能力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融合构建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改革考试办法,研究探索“不看存量看增量,不比基础比进步”的学业质量评价机制,真正落实“双减”精神;构建以“五育并举”为主要依据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加快推进学校体育美育改革,破除唯分数、唯升学的片面做法。

(八)治理创新。研制《瓯海区进一步激发学校自主办学活力十条建议》,完善权力清单等“四张清单”制,依法明确教育行政部门的权力边界与权力制衡举措,有力破解师资均衡配置与动态调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等“堵点问题”。积极推进社会联动参与的协同化教育共治体系,对主要问题形成提示预警、精准聚焦、公众参与、专家论证、效果评价等闭环管理举措。进一步创新教代会、学代会、家委会运行机制,保障师生、家长在“三重一大”事项中的知情权和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加快教育治理数字化转型,以数字赋能职能优化,实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全过程监控,强化教育“一件事”集成服务,推动高频教育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智能“秒办”,推进精准智治。

四、保障机制

(一)组织保障。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党建引领教育事业发展。设立“工作专班”,负责统筹协调、过程跟踪、督查评价、总结反思、信息宣传、对外联络等工作,推进工作有效落地,确保行动目标落实到位。

(二)资源保障。设立专项经费,对窗口学校空间建设、“未来教师”培养、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给予重点保障,确保未来教育窗口学校打造财物支持。加大人才的引培力度,在编制、政策等方面予以积极的支持,保障学校创建中的人力资源需求。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