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静代表:
您在区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加强在校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建议》收悉。经调查研究,现答复如下:
该建议指出,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和生活压力不断增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呈现日益突出、多样化的趋势。同时,提到了我区心理咨询服务现状:教育投入不平衡、心理健康教育缺乏主动性。为应对这些问题,该建议强调了加强在校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改进措施。对此,我们表示认可和感谢。为此,我们采取以下措施来推进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一、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区教育局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与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康宁医院等专业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通过这种合作,我们定期邀请专业医生下沉到学校,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咨询和治疗服务。此外,我们为每一所学校配备心理副校长,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和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
为了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的配备,区教育局已经制定并实施了《瓯海区教育局关于加强学校心理危机学生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根据方案,我们要求各学校根据学生人数和实际需求,至少配备一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由专职教师负责开展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筛查和评估,并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心理辅导。
同时,我们还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早期筛查和干预。通过家访排查、心理筛查、日常识别等多种渠道,收集学生的心理危机信息,并建立“三类”学生心理危机人员数据库。这有助于我们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此外,区教育局还积极探索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导师团”工作机制。由学校主要负责人牵头,建立由校领导、优秀班主任、党员干部、专职心理老师、医疗专家等组成的校级导师团队。各班级也建立了由班主任牵头的班级导师团队,形成了“校团+班团”的工作格局,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全方位的支持。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我们致力于构建一个全面、专业、高效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实的保障。我们相信,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能够有效地预防和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确保心育课程系统性与有效性
区教育局根据《温州市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试行)》(温教基〔2024〕51 号),已经确定了一套全面的实施策略,确保心育课程的系统性和有效性。
首先,我们已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正式的学校课程体系,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接受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从四年级至九年级,每两周至少开设一次心理健康课程,由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负责授课。这些课程不仅涵盖心理健康基础知识,还包括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压力应对等实用技能。
其次,为了提高心育课程的教学质量,我们实施了教师专业发展计划。通过组织校本培训、省级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教师B级和C级资格上岗培训,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素养。我们的目标是到2025年底,实现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C证持证率达到100%,B证及以上持证率达到25%。2024年3月22日,瓯海区第一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B级资格证书培训(德育干部班)在景山小学已举行,瓯海区各中小学德育副校长、德育中层、部分心理老师、班主任以及省心理危机预警和管理平台信息上报负责人等226人参与了此次培训。此外,我们还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公开研讨活动,鼓励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和实践案例,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这些措施,我们致力于培养一支既具备专业心理健康知识,又能够根据学生需求提供有效指导的教师队伍,从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品质。
三、优化心理普查,完善动态筛查
本学年,我们通过购买服务与康宁医院集团签订《瓯海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项目》,对全区小学高段(4-6年级)和初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回访和适度干预工作。今年由刘德辉教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硕士及博士、浙江大学光彪讲座教授、温州医科大学精神科学院领军人物、温州医科大学公共精神健康中心创始主任、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康宁医院公共精神卫生首席科学家。现亦担任英国皇家内科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及健康行为研究中心创始主任,曾任该校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及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审专家及顾问)心理专业团队对心理筛查、数据库的建立和管理流程进行了全面的完善和优化,以实现对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动态跟踪和管理。
首先,我们为每位学生建立了心理健康档案,这些档案包含了学生的基本信息、家庭背景、心理评估结果以及日常行为表现等多维度数据。通过这些档案,学校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及时的支持和干预。
其次,我们实施了定期的心理测评制度,包括每学期至少一次的全员心理普查和对特定学生群体的重点复查。这些测评结果将被详细记录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中,并作为评估学生心理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
最后,我们还强化了档案的动态管理机制。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和班主任将定期更新档案内容,记录学生的心理辅导情况、家庭访问反馈以及学业和行为表现的变化。通过这种动态跟踪,我们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四、提升家校共育成效
区教育局深刻认识到家校合作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并已着手通过区心理辅导中心实施家校共育项目,以促进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作。在区级层面,我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在区心理辅导中心积极推进家校共育项目如家长网络学堂,近一年累积为家长推送家育信息607条,惠及2824名家长;推送家长会客厅活动14场,惠及14所中小学校;累计送出父母心育课程70场,惠及16所学校;心理健康讲座10场,惠及10所学校,受益人数达2800人以上;与杭州云谷学校深度合作2期,惠及402名家长等。
学校定期开设家长课程,这些课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家长的实际需求设计,涵盖心理健康知识、有效沟通技巧、情绪管理方法等主题。我们鼓励家长积极参与,通过学习交流,增强对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督促学校通过全面家访、家长会、家庭教育工作坊等多种形式,与家长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家访不仅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也为家长提供了表达关切和获取支持的机会。我们正在建立一个家访数据化平台,记录和跟踪家访情况,确保家校之间的信息互通和问题及时解决。同时,学校还定期组织家庭教育宣传活动和亲子活动,如心理健康讲座、亲子阅读会等,这些活动不仅增进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也提高了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五、打造心理网络“云”平台
区教育局致力于构建一个综合性、易于访问的线上心理健康支持系统。打造区心理辅导中心心理热线56600525,瓯心微信公众号、瓯心视频号等线上资源,联动“温心在线”、24小时心理热线咨询(96525、12355),以及卫健局在全区建成的121个心理服务站点。依托区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平台,将心理咨询师定期驻点服务、网格员排查、镇街和部门流转交办等数据同步汇集,建立心理数字档案和信息库。全方位为学生提供及时、专业、私密的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平台的建设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提供在线咨询服务及线下辅导,由专业心理咨询师提供专业辅导。协助学校做好心理危机干预指导,为处于心理危机中的学生提供明确、及时的帮助。
区教育局对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决心坚定不移。我们深知,心理健康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学业成就至关重要。我们期望通过跨部门合作、资源共享,形成强大的支持网络,不断优化和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模式,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健康、积极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最后,感谢您对瓯海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办理单位联系人:陈赛艳,联系电话:88585665。
温州市瓯海区教育局
2024年7月5日
(此件公开发布)